2022年納米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納米”曾如今日的“新能源”“元宇宙”一般熱門,作為新材料的重要分支,納米產業迎來了政策驅動和資本加持。
納米材料產業鏈上游為原料供應和設備。設備主要包括粉碎、混合/分散、測試等涉及到納米材料制備、加工的設備。中游環節為納米材料的生產制備,包括納米粉體、納米薄膜、納米纖維、納米塊體,還包括以此加工形成的納米復合粉體、納米磁性液體、納米涂層材料、納米改性纖維及金屬/陶瓷/塑料基等納米復合材料。下游包括在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建筑化工、服裝紡織、節能環保、結構增強等領域的應用。
目前國內規模較大的納米應用產品主要集中在納米粉體材料及其相關產品。而納米材料、納米電子材料及器件、納米醫療診斷等高端領域產業化規模還很小,主要處于基礎研究或實驗室應用研發階段。
目前已有300余家納米材料相關企業,但其中大多是小規模企業,其技術水平較低,主要是從事較低端的納米粉體或初級產品的制備,產品附加值較低。我國現階段納米材料的技術水平較差,與歐、美、日等國家有較大差距。納米材料在我國經濟、產業等各方面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預計未來我國納米材料市場規模將保持持續增長,到2025年中國納米材料規模將達到3417.6億元。
新能源相關產業的發展,特別是鋰電池等產品的走俏,除了納米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碳納米管等也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業內人士分析,儲能應用的拓展,使得納米材料在電化學儲能等領域有了用武之地。
我國納米材料行業發展已呈現產業集群化、聚集化趨勢,未來應更加注重科技成果轉化、制度優化、資本孵化及創新能力的可持續發展,突破制約納米材料產業化發展的瓶頸。
2022年,納米材料將向著更適配元件的小型化、智能化、高集成和超快傳輸等方向發展,也將圍繞生物醫藥、新能源、半導體、航空航天、新型軍事裝備及先進制造技術等新興領域研發新型功能材料。